發覺有人有中暑症狀怎麼辦
一、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三、促。將病人置于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四、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開水中,以浸没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五、擦。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中暑的表現與急救
中暑是指由于高溫或引起高熱的疾病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綜合症。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作業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作業,受陽光直接曝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曝曬,使大氣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氣中濕度的增强易誘發中暑;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產熱集中,散熱困難。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至0.7%~1%時,使人的嗅覺神經麻痺、呼吸急促、身體抵抗力低下,導致中暑發生。
根據中暑症狀的輕重,又可以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高溫環境中工作一段時間後,出現輕微的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口渴、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輕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狀外,還發生體溫升高、面色潮紅、胸悶、皮膚乾熱,或有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大汗、血壓下降、脈细等症狀。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狀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風、煩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無力。
中暑的急救方法:首先應將病人迅速脱離高熱環境,移至通風好的陰涼地方,解開衣扣,讓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頭部,扇扇,並给清凉飲料。輕型病人可服仁丹、十滴水,也可採用針刺療法(大椎、委中、合谷或曲池、百會、人中等穴)。對輕症病人要進行降溫。可以根据現場環境特点,採取冷水、冰水降溫或藥物降溫。補充水分和無機鹽類,對能飲水的病人,给其喝涼鹽開水或其它的清涼鹽水。不能飲水者,给病人静滴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1000毫升(可根據具體情况掌握用量)。除非病人有周圍循環衰竭或大量嘔吐、腹瀉的情况,不需要輸入太多的液體,以免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呼吸循環衰竭者,酌用呼吸、心臟興奮劑,呼吸困難者吸氧,必要時人工呼吸。抽搐者可给予鎮静劑。對病情危重或經適當處理無好轉者,應在繼續搶救的同時立即送往有條件的醫院。
中暑急救五字訣
在夏季,由于環境溫度過高,空气濕度大,體内餘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牢記以下五字訣,發現中暑者時,可及時救治:
一、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三、促。將病人置于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四、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開水中,以浸没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五、擦。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炎炎夏日備好防暑藥
夏酷暑將至,炎熱的天氣常導致人們食無味、睡不香,易出现頭暈、頭痛、乏力,甚至噁心嘔吐。為此家庭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
仁丹主治因暑熱引起的頭暈腦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成人每次服4~8粒,兒童酌減,舌下含服效果最好,亦可沖服。
清涼油頭痛頭暈時,取少量塗于印堂穴和太陽穴處,能提神醒腦,蚊蟲叮咬、皮膚搔癢或有輕度燒傷、燙傷時,取少量塗于患處,能活血消腫、陣痛止癢。
十滴水具有健胃、驅風、清涼等作用。適用于暑熱引起的頭暈、噁心、胃腸不適等症。成人每次20~40滴,兒童酌減,或可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防治小兒痱子。
藿香正氣片(丸、水)具有解暑、降溫等功能。適用于因暑濕引起的渾身無力、四肢酸懶、胸悶心煩、噁心嘔吐、腹鳴腹瀉等。成人每次服4片,兒童酌减,每天服三次。
天熱中暑應使用什麼藥
持續高溫的天氣,長久的户外活動,很容易使人們發生中暑。在為數眾多的解暑藥中,人(仁)丹不失為一種功效確切、價格低廉、服用方便、安全性高的中成藥。
北京中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内分泌科主任醫師趙進喜說,藥店里出售的有人丹和仁丹,二者的藥物组成及功能稍微有些區别。
人丹因為含有桔梗、樟腦、小茴香等,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强一些。人丹主要用于中暑伴有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可以口服或含服,每次10—20粒。
仁丹因為含有藿香、豆蔻、冰片、朱砂等,清暑開竅的功能更好。仁丹除能治療天熱引發的中暑,也可用來治療暈車暈船、水土不服等疾病,可以含化或用溫開水送服,每次10—20粒。
雖然人丹和仁丹有所區别,但實際上二者目前已經基本通用。不趙進喜告訴記者,要正確服用人丹,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小兒和老年人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人丹,因為小兒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老年人肝腎功能日漸減退,常吃人丹易導致肝腎損害。
2.服用人丹一天後,中暑症狀仍然没有較好改善者,應去醫院就診。
3.因為仁丹中含有朱砂,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形,所以孕婦應避免服用。
巧用中成药治中暑
中暑為夏季常見的急性熱病,當外界氣溫超過35℃时,就有中暑的可能,在高溫環境下勞動或工作,有大量出汗、口渴、明顯疲勞、四肢乏力、頭昏眼花、胸悶、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症狀時,為中暑先兆。若伴有發熱,體溫高于38℃,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或面色蒼白,噁心嘔吐,血壓下降,皮膚濕冷,脈搏细弱者,為輕度中暑;若症狀不見好轉,出現昏迷、痙攣或皮膚乾燥無汗、持續高熱者,為重症中暑。
中成藥内治法
暑熱輕症
人丹:主治由于天氣悶熱引起的頭昏腦脹、胸悶、噁心等症;也可用于暈車、暈船。需要時,每次口含3-5粒,或用溫開水送服5-10粒。
無極丹:主治夏季感染暑熱,頭昏腦脹、心煩、口渴、噁心、嘔吐等症;也可用于暈車、暈船。需要時,每次服20粒。
十滴水:主治輕度中暑之頭暈、頭痛、胸悶、腹痛、噁心、嘔吐等症。成人每次10-40滴。
風油精:擦于太陽穴和前額上,可治療因受暑熱所引起的頭痛;也可用于傷風感冒而引起的頭昏頭疼。
暑熱重症
行軍散:主治夏熱暑熱而發痧、頭昏眼花、胸悶腹痛、上吐下瀉等症。成人每次服0.3-0.9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解暑片:原名避瘟丹,主治暑天發痧、腹痛吐瀉、頭暈、胸悶等症。每次服4-6片(成人量),孕婦忌服。
暑症片:可用于中暑暈厥、牙關緊閉、腹痛吐瀉、四肢發麻等症。每次服3片,每日3次口服。中暑暈厥時可將藥片研成细粉,用少許吹入鼻孔,使病人打噴嚏以利蘇醒,並盡快送醫院救治。
玉樞丹(紫鑫锭):適用于中暑、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病症。每次1-1.5克,每日1-2次口服。
中成藥外治法
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敷肚臍孔處,用傷濕止痛膏固定,24小時換藥1次,一般用藥1天體溫即可下降至正常範圍。適用于中暑發熱。
柴胡注射液:將紗布1塊用本品浸透,而後取出覆蓋于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1換。或將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側交替進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溫恢復正常。適用于中暑發熱。
玉樞丹:取本品適量研為细末,米醋调匀,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换藥1次。適用于中暑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