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的概念
               風濕病是一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组織或结缔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
              廣義上認為凡是引起骨關節,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歸屬為風濕病。延續下來,至今在風濕病分類上,廣義的已有100多種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謝性、内分泌性、遺傳性、退行性、腫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種原因引起的疾病。狹義上應該僅限于内科與免疫相關範疇的幾十種疾病。其中有些病還是跨學科的,如痛風骨性關節病感染性關節炎等。風濕是由于人長期受風、寒、濕、邪的侵蝕,在關節裡產生一種叫神經毒素的有害物質。
風濕的症狀:
(一)疼痛:疼痛的部位有助于判斷疼痛是否來自關節病變。必須分清局部病變引起的疼痛與系统性病變引起的廣泛性疼痛的區别。
(二)僵硬:晨僵這種情况主要表現為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後,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最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而其他關節炎则持續時間較短。
(三)關節腫脹和壓痛: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组織炎的體徵,其程度因炎症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于骨性關節炎。
(四)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碍:指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脱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在類風濕關節炎常
見。
(五)乏力:乏力指的是肌力下降或喪失。由于乏力常與其他症狀一起出現,例如,疼痛、晨僵、疲勞等,因此患者有時會分辨不清什麼是乏力。在患者無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嚥等動作時,患者才會發現自己出現了乏力的症狀。乏力是否對稱、是中軸性還是外周性分布,對疾病的鑑别診斷非常有用。

vicki(暐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