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經絡學說及其神效妙用--楊老師自序

  我來自江蘇省鹽城市,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中醫氣功推拿針灸。並在八十年代末期,有幸正式從師當地被稱為神醫的陳平大師,從此正式學習中醫推拿針灸。在為眾人解決疾病痛苦的道路上,逐漸認識到人體的衰老死亡,就是經絡不斷堵塞的過程。經絡如果堵塞,就會導致氣血不暢。如果堵塞運輸養分的經絡高速公路癱瘓了,各個臟器之間無法有效的交換養分。五臟得不到正常的補充,就會疲憊老化,病變產生垃圾。周而復始,人體內部五行迴圈被徹底打亂。經絡被細胞病變產生的毒素堵塞,猶如運動的機械。構成機械的所有齒輪都磨損、移位,不再形成規律運行的協調步奏。每一個獨自運行的小齒輪,在各個逆行的轉速中與其它獨立轉動的齒輪發生著碰撞。在逆行的轉速中,消耗著每一個齒輪的能量以及快速磨損齒輪的身體。體現在人體中就是五臟各個器官的衰竭。通過中醫推拿疏通人體經絡,就能夠延緩衰老和死亡。
             在多年的推拿針灸治病過程中,一直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從而開啟了從不間斷的學習、研究和應用之門。特別是對陰陽、五行、天干地支、髒象、經絡上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在工作中,取得了越來越精准的療效。由此本人的水準和經驗上升到新的高度。
             時間推進到2004年時,正式在江南一家醫院,負責推拿科的全面工作,並任職主治醫師。當時剛開展推拿針灸工作一個多月時,就開始門庭若市。病人從早上排到晚上,經常忙得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
            中醫產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髒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上個世紀末,1996,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
            在前人理論和經驗結晶的基礎上,仍然有諸多問題和想法一直困擾著自已。比如陰陽五行學說被引用到中醫理論和實踐中,五臟六腑配五行,那麼人體經絡的運行符合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嗎?那麼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如何在經絡中應用呢?難道人體存在不一樣的五行經絡嗎?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摘自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第三)。是說的就是人體十二經絡是和自然之氣相通,即十二經絡隨時隨地的接收交換天地陰陽二氣的能量,為經絡氣血補充養分。那麼人體經絡是如何接收天地陰陽二氣?接收到的陰陽二氣在體內如何交會平衡為人體所用?
            中醫歷史著名的子午流流規律:即十二地支配上十二正經,從而在不同時辰,有不同的經絡呈現旺時的規律。為什麼只有十二地支配十正經有旺時規律,而十天干配十經絡就沒有旺時規律嗎?如果有,那到底是什麼規律呢?
            這些問題或許是整個中醫學界一直探討的問題,沒有人提出關鍵性的證據和結論。同樣這些問題,也是我經常考慮和論證的重大難題。在三十年的學習、研究和實踐工作中,終於揭開了上述問題的相關迷團。
            把陰陽五行學說引入到人體經絡學說,並經過實踐應用論證,由此開創了一門全新的理論體系——陰陽五行經絡學說。在此基礎上,把天干地支引入到陰陽五行經絡學說中,從而延伸出更高層次的理論——六十甲子陰陽五行經絡學說。從而論證了人體陰陽五行經絡的存在,它是符合五行相生相剋的運行規律。人體經絡的氣血流向,也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運行順序而流動……
            近年來這種理論體系已經成熟,並經過數年的應用和臨床實踐檢驗,確證無誤。人體經絡氣血的五行流向規律、陰陽五行對位法,以及更深層次的六十甲子陰陽五行經絡氣血流向規律和六十甲子陰陽五行生克法等,這些都是六十甲子陰陽五行經絡學說的核心內容。在這種理論體系的指導下,將會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中醫推拿針炙的發展和應用,為中醫理論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全新的理論依據,將會對中醫理論和應用產生深遠的影響。
            今本著“弘揚中醫,圓夢中華”的宗旨,公開這一理論體系。希望進一步推動中醫的發展,為更多的人快速解決痛苦,提升健康水準。
             本次著書立說過程中,特別感謝臺灣黎韋晴女士,是在她的極力推動和無私幫助下,此書才得以順利問世,並且在臺灣發行繁體版;特別感謝南京王柱春先生,是在他的鼎力支持下,才把我畢生經驗總結、提煉、昇華、融會貫通成為一家之言。也要感謝臺灣弟子邱柏懷先生、蘇州宋羽女士,他們在此書過程中,同樣提供了很多幫助。
            由於本人的研究能力和水準有限,目前的六十甲子陰陽五行經絡學說的理論體系還在進一步的縱深和研究,歡迎各界人士、同行、專家學者前來切磋、驗證和提高。同時墾請各位讀者、專家學者提出建議和指正,以便再版時能夠修正、提高和完善。那對大家以及整個中醫學界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

                                                                                                                                                                                                                                                                                                                                                 作者:楊洪祥20155月中國常州

 

arrow
arrow

    vicki(暐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