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部分疼痛的特殊解法
 |
在頸三椎左側分出兩支經絡,一支下行走入肺經的尺澤穴處。
一支下行於腎經的陰穀穴處。
注:如頸三椎痛或推痛可推尺澤或陰穀穴。
|
|
在頸三椎左側分出兩支經絡,一支入大臂,一支下行大腿腎經經別陰穀穴處。
注:如頸三椎痛或推痛,都可推尺澤或腎經的經別處陰穀穴。
|
|
在頸四椎右側分出兩支,一支入大臂三焦經的肩髎穴處,一支下行於膀胱經的承山穴處。
注:如頸四椎痛或推痛,可推肩髎穴、承山穴處。
|
|
在頸五椎右側分出兩支經絡:一支走向右側手臂心包經8處(在大臂的一半處);另一支向下斜行至腹前任脈。兩經與鳩尾穴處交會,再轉入腰五椎處。
|
|
頸五椎在督脈腰底椎處交會。
|
|
在頸六椎處右側上邊緣處分出兩支經絡:一支走向手三裡穴處;一支向下斜行于腹前任脈。兩經與鳩尾穴處交會後;再轉入腰部,在腰4-5椎處與督脈交會;再環繞下行於照海穴處。左側有類似經絡及走向。
注:如果頸六椎上邊緣痛或推痛,可推手三裡,腎經上的照海穴,也可推任脈上的平衡點鳩尾穴。
|
|
頸六椎在任脈鳩尾穴處交會。
|
|
在頸七椎大椎旁右側下邊緣處分出兩支經絡:一支走向臂大腸經手五裡處;一支向對側下行環繞腹前任脈水份穴處;兩經與水份穴處交會;再環繞下行與然穀穴交會。左側有類似經絡。
注:如果大椎根部處痛或推痛,可推手五裡穴、然穀穴,也可推平衡點水份穴。
|
|
頸七椎在任脈水份穴處交會。
|
|
肩井部位平時有酸痛或捏痛,可推胞盲穴處。
|
|
左、右胞盲穴處各分出一支經絡,向兩側行於腹前和任脈鳩尾穴處交會;後斜行於胸二椎處,與督脈交會;再進入兩側大臂環繞下行於手腕兩骨之間三焦經陽池上緣。
注:如推胞盲痛,可推手腕處解決。
|
|
在小腸經經別分出處分出一支向本側背部下行落于小腸俞穴。
如推小腸俞痛,可推小腸經經別分出處。
|
vicki(暐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