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洪祥老師五行經絡循行路線簡要說明

五行間存在著五種不同的物質和精神,包含著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道理來保持一切事物生態平衡的規律。

五行配臟腑。

肝、膽屬木,心、小腸屬火,脾、胃屬土,肺、大腸屬金,腎、膀胱屬水,這些人們都知道的。我要說的是,在十二正經上延生出來的經絡,它的運行路線是跟十二正經不同的。

十二正經的運行是從肺經開始的。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和營氣的運行順序是一致的,營氣的特性精專柔順,共循行有嚴格的規律性,營氣按上述次序流注到肝經後,又流入督脈和任脈,最後再匯入肺內,如此便形成了十四經的循行流注通路,如下圖。
十四經的循行流注通路.jpg  

以下是個人的發現: 

 

五行經絡是從十二正經分出來的,它的運行路線是按五行相生的順序運行的,同時其是按臟經與臟經,腑經與腑經相連,如下圖。
五行經絡是從十二正經關係圖.jpg    

五行經絡運行是臟對臟、腑對腑,每個腑經上分出十二條五行經絡,每條臟經上分出十條五行經絡,它是在十二經絡上橫向分出五行經絡包含生我和我生的關係,沒有相克的經絡路線。所以在運用上面就是實者瀉其子,虛者補其母的原則,痛為實證,酸為虛症。

五行經絡楊老師在臨床推拿針灸的保健理療上已經證實運用得非常好  我們會把流向圖一一進行說明

 


 

arrow
arrow

    vicki(暐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